国际救助儿童会  |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案例故事
案例故事
上一张
1/4
下一张
达达的小学校

2017年4月,由宝格丽资助的新疆儿童早期养育与发展项目在喀什市阿瓦提乡和英吾斯坦乡的三个村试点运行,在这个中国最西部的偏远村落里,生活着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多个少数民族,三年前,这里还没有人听说过“早期教育”“亲子活动”这样的说法,更别提相关的资料或者学习渠道。

这里的小孩出生后不久,就要随父母一起下地,在树荫下,或躺着,或坐着等大人们干完农活,日复一日,直到年满进入幼儿园,也只有在幼儿园里,他们才开始接触国语。达吾兰(化名达达)的妈妈麦尔艳说,达达的哥哥姐姐就是这么长大的,可是达达不一样,2017年12月,仅6个月大的小达达每周都要去村里的“小学校”学习。


展开更多
折叠内容
达达的小学校

项目培养了当地58名核心家长,核心家长接受儿童早期发展相关的培训,学习如何组织亲子活动,每周固定时间为23个家庭小组提供亲子活动服务;在这个“小学校”里,核心家长通过游戏、阅读、音乐、艺术等亲子活动,帮助孩子们在动作、语言,认知与社会性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达达的妈妈从项目一开始就被纳入阿瓦提7村第3组的家庭小组中,三年来,每周她都带着小达达来到核心家长的家里,和家庭小组的其他八名成员一起参加亲子活动和家长课堂活动。


展开更多
折叠内容
达达的小学校

“ 孩子的爸爸一开始不怎么赞成我们去,觉得孩子太小,去人多的地方容易生病,” 麦尔艳说,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坚持带孩子去。小达达每次从亲子活动回来,都会给爸爸带回来一些自己的作品,有时候是一幅简单的拓印画,有时候表演一个手指谣,有时候也带回来一些绘本,要给爸爸讲故事,“看到达达的变化,现在,一到周末,他爸就帮我给孩子穿好衣服,骑上三轮车主动要求送我和达达去参加活动。”

达达的妈妈回忆起一件有趣的事情,“有一天我在棉花地里蹲着拔杂草,达达远远的看到了,跑到我身后,从背后抱住我,用不太标准的国语唱着:拔萝卜,拔萝卜…在场的人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全都哈哈大笑起来,这是我们在亲子活动新学的儿歌。”


展开更多
折叠内容
达达的小学校

达达的妈妈逢人就主动说孩子参加亲子活动后的变化,希望更多的人能积极参加,“按我的性格,我说一遍别人要是不听,我可能就不再说了,但亲子活动的效果太好了,我愿意一遍遍的告诉别人”

2019年12月,达达已经两岁半,项目点600余名像达达一样的儿童在他们的“小学校”里接受了超过3000个小时的儿童早期发展服务。80余名家长成为亲子活动和家长课堂的培训师。  教育并引导家长是项目最终希望达到的目标,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改变他们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一步。


展开更多
折叠内容
了解更多猜你喜欢